奇幻玄幻《星际贷命》,由网络作家“棱镜光”所著,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默林幸真,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,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!详情介绍:月薪三千的我,签下一份星际贷契,被迫陪千金登X星球。本以为只是场交易,直到我发现,自己成了她家族阴谋的替死鬼……这星空贷来的命,我要连本带利,亲手夺回!
                
《星际贷命陈默林幸真完本热门小说_小说完结版星际贷命(陈默林幸真)》精彩片段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飞船“逐星者”号平稳地航行在预定的星际航线上。
舱内灯光柔和,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,如同一只沉睡巨兽的心跳。
陈默从狭窄的休眠舱坐起,透过舷窗,外面是凝固的漆黑,只有遥远星点证明着飞船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穿越虚空。
那份电子契约的冰冷触感似乎还留在指尖,而林幸真左手那枚铂金戒指的微光,则像一颗植入这寂静空间的不安种子。
最初二十西小时,舱内的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。
林幸真大部分时间待在上层的独立工作舱,处理着似乎永无止境的加密通讯。
陈默则留在公共区域,尝试熟悉飞船的基本操作界面,但那些闪烁的图标和复杂菜单让他感到格格不入。
两人唯一的交集是在微型餐区准备合成食物时简短的必要对话。
“营养膏口味可以自选。”
林默递过一管淡黄色膏体。
“谢谢。”
林幸真接过,动作优雅,却没有多余的眼神交流。
她吃得很少,注意力似乎总在手腕上那个不起眼的银色手环——那个所谓的“健康监测器”。
陈默注意到,每当飞船轻微颠簸(尽管惯性阻尼系统己吸收了绝大部分震动),她的指尖总会无意识地去触碰那枚戒指。
这种刻意维持的距离感,在一次意外的系统警示中被打破。
航行第三天,飞船突遇一阵强烈的星际湍流,比预想的剧烈得多。
警示灯骤然闪烁,合成语音平静地报告“轻度空间扰动”。
陈默正固定散落的物品,只听上层工作舱传来一声闷响。
他快步上去,见林幸真跌坐在座椅旁,面色苍白,左手紧捂着胸口,呼吸略显急促。
她手腕上的监测器正发出细微但持续的闪光。
“你没事吧?”
陈默上前扶她。
触到她手臂时,能感觉到轻微的颤抖。
“没事……只是有点……晕眩。”
她借力站起,很快抽回手,恢复了镇定,但那一瞬间从她眼中闪过的,并非纯粹的生理不适,更像是某种被触发的焦虑。
“这飞船的老旧系统,对扰动总是反应过度。”
她解释道,语气重新变得疏离,仿佛刚才的失态从未发生。
然而,陈默看得清楚,那监测器闪烁的频率,与她骤然加快的心跳并不同步。
它更像是一种外来的提示,而非内在生理指标的反映。
当晚,或许是因远离地球而产生的某种倾诉欲,或许是密闭空间终于开始瓦解心防,僵局出现了细微的松动。
陈默在浏览个人终端里的老照片时,林幸真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。
“这是……你家人?”
她看着全息影像中陈默和父母在老屋院子里的合影,背景是一棵果实累累的柿子树。
“嗯,很多年前了。
老家拆迁,树也没了。”
“很温暖的画面。”
林幸真的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,“我外婆家以前也有棵柿树,很大。
后来,那片区域被规划建星际港口中转站,树就砍了。”
她顿了顿,眼神有些飘远,“不过,我记忆里那棵树……好像从来没结过果子。”
陈默有些意外。
在他想象中,林幸真的童年背景里不应有老树和院子。
“外婆说,树也知道水土不服。”
她像是自言自语,随即迅速转移了话题,“早点休息,明天要进行最后一次航向校正。”
她转身离开,背影在舱门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有几分单薄。
那一刻,陈默隐约感到,他们或许都是某种意义上的“移植者”,只是被拔出的根,落在了不同的土壤。
就在飞船即将进行最后一次跃迁前,准备进入休眠舱的陈默,个人终端屏幕再次一闪。
不是林幸真发来的航行日程,而是那条阴魂不散的加密信息。
这次内容更为具体,带着令人不安的指向性:信息源:延迟传输(标记发送于跃迁前72小时)内容:X星球生态站第三温室己废弃,勿近。
重复,勿近。
戒指红痕深浅=生命体征监测/警告等级。
抵达后,保持观察,勿轻信任何单向指令。
发信人ID:NYC-Hotel Manager“纽约酒店经理”?
陈默盯着这个代号。
它和星际贷款、X星球生态站有何关联?
信息为何总是延迟送达,像预先埋设的定时信标?
更重要的是,“戒指红痕”——他想起林幸真那枚大部分时间呈现银白色的戒指,但在某些特定时刻,戒面内侧似乎确实偶尔会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暗红色微光。
跃迁结束后,X星球那巨大的紫色星环己清晰可见,占据了大半个舷窗。
林幸真将陈默叫到指挥舱,出示了一份新的补充协议投影。
“考虑到在生态站的长期驻留,可能需要以‘项目合伙人’身份参与一些当地社交活动,这是必要的身份完善条款。”
她语气公事公办。
陈默快速浏览,条款看似合理,但在页面最下方,一个极小的、几乎被水印掩盖的印章引起了他的注意——“穹顶资本”。
这不是为他们提供贷款的银行所属集团。
他指向那里:“这个印章是?”
林幸真面色微凝,随即自然地滑动页面,将印章部分移出视野:“标准合作方标识,不用在意。
重点是,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对外口径。”
她的解释流畅,但那一瞬间的迟疑没能逃过陈默的眼睛。
飞船开始降低高度,准备进入X星球大气层。
剧烈的震动传来,舷窗外泛起因摩擦产生的炽热红光。
陈默回到座位系好安全带,目光扫过舱内监控屏幕的外部镜头画面。
在镜头边缘,飞船货舱的外侧装甲板上,他似乎看到了一些非标准的、像是某种设备被移除后留下的不规则吸附痕迹。
就在这时,他的终端再次震动,一条新信息随着飞船接入当地网络而抵达:欢迎抵达穹顶之下。
第一个建议:确保林幸真女士在抵达后24小时内,不要单独进入第三温室。
这不是请求。
——NYC-Hotel Manager飞船冲破云层,下方是X星球广袤而陌生的紫色荒漠。
陈默握紧扶手,未知的世界扑面而来,而身边的同行者,似乎比这片异星土地更加迷雾重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