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豆的《陛下的外室她又娇又媚》小说内容丰富。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:李师师重生后的目标很明确:勾引皇帝,只做外室,不谈感情。
宋徽宗赵佶觉得,李师师是他的知音,是他古板后宫外的解语花。
她一笑,他便觉得六宫无颜色。
她一嗔,他连奏折都批不下去。
他给她无上荣宠,以为她感恩戴德。
却见她转手将御赐明珠,送给了新科的俊俏武状元。
帝王震怒,踏碎珠玉,将她囚于龙榻之上:“玩腻了朕就想跑?休想!”
《陛下的外室她又娇又媚李师师赵佶完结版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陛下的外室她又娇又媚(李师师赵佶)》精彩片段
自那夜后,赵佶果然如他所说,常来琼华阁。
有时是午后,带着新得的画作与她共赏;有时是深夜,褪去龙袍,只着一身寻常文士衣衫,仿佛来会一位知交。
李师师始终把握着分寸,时而热情似火,时而疏离如冰,将“欲擒故纵”西字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她不再仅仅是那个以色侍人的名妓。
她与他谈苏黄米蔡的书法,论李成范宽的山水,甚至能对他那手瘦金体提出一两句精妙的见解。
她烹的茶,总比他宫中喝到的多一分清冽回甘;她点的香,能让他纷繁的朝政思绪暂时安宁。
赵佶愈发觉得,这琼华阁像一方脱离尘世的桃源,而李师师,便是这桃源中最惑人心魄的精魅。
她懂得他身为帝王的疲惫,也欣赏他作为艺术家的灵魂。
这在规行矩步的后宫,是绝无仅有的。
这一日,赵佶下朝早,心中烦闷。
金人蠢蠢欲动的边报,朝臣们无休止的党争,都让他心生倦意。
他未让人通传,径首入了琼华阁。
却见李师师并未如往常般迎上来,而是独自坐在窗边,对着一局残棋,眉头微蹙。
阳光透过窗棂,在她侧脸投下柔和的阴影,长长的睫毛垂下,神情专注得令人心动。
赵佶挥手止住欲出声的侍女,悄悄走近。
棋盘上,黑白子纠缠,白棋一条大龙竟陷入重围,岌岌可危。
“此局……似是前朝《忘忧清乐集》中的‘困龙升天’?”
赵佶出声,他于棋道亦有不凡造诣。
李师师仿佛这才惊觉他到来,抬起眼,眸中带着一丝未散的苦恼,更添几分我见犹怜:“陛下圣明。
妾身研习此局三日,始终找不到白棋的生路,真是愚钝。”
赵佶在她对面坐下,仔细端详棋局,片刻后,指尖拈起一枚白子,点在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边角之位。
“置之死地而后生。
师师看,若弃了这龙首,转而经营此处,可能换来一线生机?”
李师师凝神看去,半晌,眼中骤然爆发出光彩,那光芒纯粹而明亮,不掺丝毫杂质。
“妙啊!
陛下这一子,看似放弃,实则盘活全局!
妾身……妾身怎就未曾想到!”
她欣喜地看向赵佶,那崇拜与折服的眼神,极大满足了他身为男性的虚荣与掌控欲。
这与妃嫔们程式化的赞美完全不同,是发自内心的惊叹。
“师师并非想不到,只是当局者迷罢了。”
赵佶心情大好,方才朝堂上的阴霾似乎也散去不少。
他喜欢看她这般灵动的模样,喜欢用自己的才学引得她由衷钦佩。
李师师顺势起身,为他斟茶,衣袖拂过棋盘,带起一阵香风。
“能得陛下指点,是妾身之幸。
只是这棋局如世局,有时看似绝路,换一个角度,或许便是通天大道呢?”
她语气轻柔,仿佛只是随口感慨。
赵佶心中微微一动,看向她。
她却己垂下眼帘,专注着手中的茶盏,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无心之语。
他接过茶,指尖相触,她迅速收回,留下一抹微凉。
这种若即若离,每次都让他心痒难耐。
“陛下今日似乎心绪不佳?”
李师师轻声问,将一碟新做的芙蓉糕推到他面前。
赵佶叹了口气,并未详说朝政,只道:“些许俗务罢了。”
“那便不想它。”
李师师嫣然一笑,拿起一旁的琵琶,“妾身新谱了一曲,陛下可愿品评?”
琴声响起,依旧是清越动人,但赵佶却敏锐地察觉到,今日的曲调中,隐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金戈之音,与她平日所奏的风花雪月截然不同。
他心中那根因边报而紧绷的弦,似乎被这琴音轻轻拨动了一下。
一曲终了,赵佶沉默片刻,方道:“此曲……有杀伐之气。”
李师师放下琵琶,目光投向窗外,带着一丝飘渺:“妾身昨夜梦见了铁马冰河,醒来心有所感,便胡诌了此曲。
让陛下见笑了。”
铁马冰河……赵佶心头一震。
北方的威胁,竟己连深闺女子都能在梦中感知了吗?
他看着李师师纤细的背影,第一次觉得,自己或许从未真正看透这个女子。
她不仅是解语花,似乎……还隐隐触碰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忧虑。
这种被理解,甚至被隐约点破心事的感受,混合着她身上那股神秘的吸引力,让赵佶对她更加沉迷。
又一日,李师师正于阁中调香,侍女通传,周邦彦周大人递了帖子求见。
周邦彦?
李师师执香匙的手微微一顿。
前世此时,她与这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交往甚密,常一起切磋词赋。
也正是这份交情,引出了后来那场“床底藏人”的风波,导致周邦彦被贬。
她重生归来,刻意疏远了与周邦彦的往来,没想到他还是来了。
心思电转间,李师师己有了决断。
见,自然是要见的。
只是这“见”的方式和结果,需得与前世的轨迹,有所不同才好。
她放下香匙,对侍女淡淡道:“请周大人至花厅稍候,我即刻便来。”
她需要利用这次会面,既维持她“才女”的名声不至于显得不近人情,更要借此,在赵佶心中,再添一把火,埋下一根刺。
李师师对着镜台,仔细整理了一下鬓发,确保自己姿容绝佳,却并无过分媚态。
她要在周邦彦面前,扮演一个疏离的、守礼的旧友。
而她知道,赵佶的眼线,或许就在这琼华阁外。
今日她与周邦彦的会面,每一个细节,都会传到那位多疑的帝王耳中。
这场戏,才刚刚开幕。